太陽能板發電在近年來作為再生能源的重要來源之一,隨著政府大力推動綠能政策,太陽能發電的裝機容量快速成長,截至2023年底,台灣的太陽能裝置容量已突破10GW,發電量占全國再生能源的最大比例,太陽能電力系統廣泛應用於住宅、工業、農業及公共設施。從而進一步減少對傳統火力發電的依賴,促進能源轉型與減碳目標的實現。
暑假結束前,為強化學校太陽能發電板搶救效能,新北市消防局第一大隊20日上午10時許假沙崙國小進行火災搶救演練,假設屋頂發生太陽能光電系統火災,伴隨inverter變電箱起火爆炸有觸電可能,模擬校內師生的疏散情境,由副大隊長率領大隊幕僚同仁,結合中隊、三分隊,共計出動10車30人辦理大隊實兵演練。
演練內容包含:
1.雲梯車升梯屋頂射水,保持適當距離,由於太陽能板遇光即會持續發電,火場搶救時務必要保持至少6公尺的距離,最佳距離為10公尺,並以30度角水霧進行射水,瞄子出水壓力須達到7kg/cm²。
2.乾粉滅火器進行初期火災撲救,並避免直接手持水線進行射水,以防觸電,必要時可利用機器人或砲塔進行遠距離射水操作。
3. 斷電措施,確認變流器(inverter)與蓄電池的位置,並確認發電供電開關已自主斷電,以避免救援人員受到觸電危險,未斷電前採取防禦策略,阻止火勢蔓延。
4.大隊幕僚作業演練,分派各分區指揮官,確保各部門協同作業,並加強對救援行動的安全管制,避免人員進入危險區域。
新北市消防局羅凱文大隊長表示,隨著太陽能光電系統的廣泛應用,相關火災的風險也隨之增加,故如何安全搶救此類火災成為當前消防任務中的一大挑戰。他呼籲民眾及企業在安裝及使用太陽能系統時,不僅要重視法令規定,平時也要確保安全設施完善,降低潛在風險,保障生命與財產安全。
全台各地加強演練情況:
花蓮縣消防局第一大隊新秀分隊在秀林國中辦理太陽能板搶救演練,避免消防員感電與能快速撲滅火警演練,期藉由平時演練機制,使第一線救災人員掌握搶救重點,強化太陽能光電設施救災安全及提升搶救效能。
屏東里港分隊至台灣電力公司屏東區營業處里港服務所辦理太陽能板搶救演練,此次消防演練模擬情境為太陽能板設備短路引起燃燒,消防人員演練疏散及搶救作業,分隊長孫啟文表示太陽能光電設備建物若發生火警,即使台電斷電,太陽能板配線仍有電力,救災時不能貿然射水,滅火行動盡可能使用乾粉或氣體藥劑。若需射水,建議在6至10公尺以上之距離處,以展開角度30度以上之水霧射水,且瞄子出水壓力至少7kgf/cm2。且太陽能板破碎時會形成大小碎片,有掉落危險,消防人員搶救時應特別注意。
臺南市政府消防局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在歸仁區「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辦理太陽能光電系統火災搶救訓練,此次訓練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由工業技術研究院、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新北市政府消防局及警察專科學校專業講師,共同講授太陽光電系統與消防安全設備介紹、太陽光電系統安全與消防安全注意事項、太陽光電火災及風險辨識及火災搶救要領等訓練課程,提供消防人員搶救應變資訊及安全注意事項。
基隆市政府消防局為進一步提升救災能力,於中正區正濱國中辦理太陽能板火災搶救實兵演練。這次演練由第一大隊副大隊長余宗庭擔任現場指揮官,模擬頂樓太陽能板發生火災,消防人員執行火災搶救及人命救助技巧。
隨著太陽能光電設備的普及,火災風險也相應增加。消防局災害搶救科長蘇元鏞特別提醒搶救人員,在執行相關場所的搶救時,人員的避難及消防搶救都要注意場所絕緣以免發生觸電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