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資產 1

【太陽能游世界】省下一座核電廠計畫,首爾太陽能之城,永續能源生產的城市

太陽能遊世界
太陽能

如果最近有看這兩年看韓劇,會發現空拍的首爾畫面,屋頂上滿滿都是光電板。太陽能,已經改變了首爾的城市景觀,首爾計畫2040年時,將使用35%的再生能源,太陽能更是主要技術。首爾之所以能成功結合再生能源使用,可不像韓劇裡男女主角的愛情,轉折來得如此突然,而是有脈絡可循的,這一切可從13年前的社區能源革命說起。

태양의도시1-1024x576

首爾的新天際線,可見到屋頂隨處都是太陽能

成功地省下了一座核電廠

首爾銅雀社區因為區內缺少學校,吸引不了有小孩的家庭,因此社區於2010年成立社區能源圖書館,推動大人小孩都能參加的能源教育。

很快地,這點星星之火因2011年的福島核災,瞬間引燃整個首爾的能源意識,也促使首爾2012年4月宣布「省下一座核電廠 One Less Nuclear Power Plant」(OLNPP)計畫,2014年6月首爾市就宣布「比原計劃提前六個月實現了節省200萬TOE的目標」。能有這樣的成果,除了政策,社區的動力功不可沒,2015年首爾的「能源自主社區」就已達到了35座。

市民一起討論能源

既然市民是能源轉型的基石,制定能源政策,當然不能少了市民。2012 到2018年間,總計有3,200 位市民參與首爾能源政策的討論。

當初「『減少一座核電廠』這個響亮的名稱,就是市長與各公民團體一起討論出來的。 OLNPP計畫中以「市民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為核心,前者確認目標與號召,後者負責執行,皆廣泛納入宗教界、學、商、媒體以及非營利組織等不同領域的社會人士,而非以公務員為主體,計畫推動之前,更召開數十場公聽會凝聚共識。

170963839360851_P21327240

為了力行節能與達到碳中和目標,南韓近年正在推廣將大型公共設施與老舊民宅,加裝綠能裝置或改為綠建築。其中,韓國外國語大學圖書館(圖)正是模範指標地點。

首爾,超前國家部屬綠能

首爾推動能源轉型的腳步,除了以節能減少對核電的依賴之外,也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的發展。當韓國在2012年將躉購費率退場後,首爾在2018年推出在地的躉購費率「首爾型FIT」,針對228座再生能源電廠提供2千4百萬美金,還提供最高可申請80%費用的貸款,2012到2018年間,提供了4百多萬的貸款。

市民,是發電廠廠長

首爾的民眾可在自家窗戶架設迷你太陽能板,政府與廠商合作,由首爾市政府補貼一半經費,民眾只要花費約台幣一萬元,即可裝設,每個月的發電量,可以提供一個家庭的冰箱電力所需。但在台灣,將太陽能延伸出建物外的話,卻可能有被視違建的風險。然而,對市政府來說,推動家戶使用其實是很聰明的投資,首爾市因此可創造4,500個就業機會,而購買設備的回報率,也估計3年就可回本。

更佛心的,不是只有住在公寓裡的居民可以用光電而已,連社區的警衛都被照顧到,2018年,首爾的高溫一度衝到39.6度。首爾市政府針對548個警衛亭免費安裝太陽能,可提供4小時的冷氣使用。至2022年,已在300個社區,為4500個警衛亭安裝。

下載 (1)

首爾的陽台可以裝自用太陽能

城市能源永續 仰賴首長決心

首爾市長對能源永續發展的重視,直接促成了再生能源設施的成長。市府首先從公共建築與腹地下手,在政府機關、學校、交通設施、河川與公園等空間,全面設置太陽能板。首爾市更將能源發展和都更政策結合,在未來的新開發區建置「太陽能特區」。比如首爾的「麻古新都市區」,就是太陽能與尖端產業(物聯網與AI等等)的結合

除了拓展再生能源發電量,首爾市府格外重視市民的能源教育。位於漢江邊的「首爾能源夢想中心」,即是全韓國首座也是最大的0耗能建物,建築本身可降低70%能源消耗,剩餘的30%電力則由地熱及太陽能供應。屋頂和前院也都設有太陽能發電設施,多餘電力可販售給電力公司使用。如今這座夢想中心,不但是首爾能源轉型的具體象徵,也是首爾市的觀光地標。

120829_1

除了公部門帶頭做,首爾也透過各種政策擴大公民參與機會。市府以首爾設籍居民為對象,每3戶選出1戶發放能源補助金,協助民眾裝置太陽光電。市區裡共計有5個「太陽能咨詢中心」,為市民及企業提供太陽能設置及維護的一條龍服務。此外,首爾市也頒布了「能源自主社區」制度,通過審核的社區,都可以獲得每年 1,000 萬韓圜(約26萬臺幣)的資助,推廣能源環保工作。換句話說,市府為了推動公民電廠,除了提供資金的支援,也提供了民眾便捷的硬體服務

27308464-gp0stpooe-1024x683

首爾行動餐車上的太陽能設施

與市民一起為降低首爾的溫度

首爾市發表高強度減碳目標,表示截至2033年,會將首爾地區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2005年的50%。針對佔溫室氣體排放量三分之二的建築,將區分為新建、使用中、老舊等不同階段,進行認證強化與總量制度管理以對症下藥,並將大眾交通或外送二輪車等運行距離較長的商用車替換為綠能車輛。此外,還會將地熱、水熱、太陽能等各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用於冷暖氣燃料,構建城市型能源系統。

首爾市為達成碳中和所推出的策略分別為①透過溫室氣體總量管理達到建築脫碳、②交通需求管理與綠能車輛擴大、③在城市空間裡採用地熱等適合的清潔能源、④在碳中和政策制定與實踐方面讓市民主導型參與。

此外,為了吸收碳排,還積極利用高架橋下方與閒置空間,將首爾各個角落打造成公園與綠地,透過創新進行溫室氣體減排,持續開發與輔導氣候相關技術,透過各式各樣的碳中和政策,逐步實現目標。

solar-panels-3
solar-panels-2

城市的電城市發,台灣未來新建物的屋頂加裝光電,確實是進步,但其實,我們還可做得更多,如突破建物法規的限制,讓太陽能在合理範圍內延伸出屋體;也需要更多元、可融入建物的設計,提高特別是都會區的自產能源。

Follow Us

碳集農場

POWER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