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資產 1

【太陽能遊世界】古蹟龐貝城也安裝太陽能囉~!

太陽能遊世界
龐貝城裝 隱形光電板 會犧牲美感嗎

古蹟上也能裝太陽能板?為了因應氣候危機與不斷上升的能源成本,歐洲各地歷史景點也開始在屋頂加裝太陽能板。繼梵蒂岡、龐貝古城等之後,英國約克市議會去(2023)年通過了一項提案,批准在約克大教堂(York Minster)上裝設光電板,宣告這座知名世界遺產正式加入能源轉型行列。

根據《Euronews》,約克大教堂將裝設199片太陽能板,預計每年可產生7萬5000度左右的綠電,並搭配儲能設施,為教堂夜間服務供電。然而,古建築上的太陽能板裝設工程,也引發保護古蹟的正反論戰。

古蹟裝光電板是犧牲美感? 文化保存與綠能的衝突

約克大教堂並不是第一座安裝太陽能板的文化遺產。去年底,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禮拜堂宣布架設超過400片的屋頂太陽能板,預計一年可提供國王學院總用電5.5%的電力。

這座在1441年由英國國王亨利六世建造的教堂,被認為是英國晚期哥德式建築的典範,也是英國的一級保護建築,每年年末舉辦的平安夜頌歌儀式,至今依然會透過媒體轉播傳頌至家家戶戶。也因此,興建屋頂太陽能的計畫引來規劃委員、英格蘭歷史遺產保護局(Historic England)的批評。

英格蘭歷史遺產保護局認為,計畫將會犧牲教堂的美,高反射性的太陽能板非常不和諧;議會中的規劃委員則表示,太陽能板將逐步破壞這座一級保護建築的「真實性與完整性」。

然而市議會和教堂院長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裝設太陽能板的利大於弊。教堂院長車瑞(Stephen Cherry)對《法新社》表示:「當你開始思考年輕人和他們的未來,你必須非常認真的看待氣候危機。我認為這是將過去傳統形式與人類未來相結合的絕佳機會。」

53624267393_b9ba740434_b

歐洲知名歷史景點梵蒂岡開始裝設太陽能板,加入能源轉型行列。

53624267468_9dcbfd8052_b

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禮拜堂是英國一級保護建築,裝設太陽能板引來不少破壞古蹟的批評。

龐貝城 新與舊共存的可能

在這樣的爭議下,仍有許多人努力尋找文化保存與氣候行動之間的平衡點。義大利著名的歷史遺跡龐貝古城,就在屋頂上裝設了「隱形太陽能板」(invisible solar panels),這種創新的太陽能板模仿了古蹟的傳統材質,得以完全融入背景中。

龐貝考古公園使用的隱形太陽能板是由義大利公司Dyaqua所製造,可以設計成石材、木材、混凝土或磚塊等外觀,並隱身在屋頂、牆壁甚至地板上。

龐貝考古公園主任祖赫特里格爾(Gabriel Zuchtriegel)在訪談中提到:「它們看起來與羅馬人使用的赤土磚一模一樣,但它們產生的電力可以幫助我們照亮壁畫。」

2448027618622366675

Dyaqua 磁磚太陽能板由可透光的聚合物化合物跟傳統太陽能電池製成,這樣一來日照就可以穿透最上層的聚合物化合物,讓底下的電池發電,成員 Elisabetta Quagliato 表示,還可以選擇石材、木材、混凝土和瓦片等不同外觀,因此不僅可以安裝在屋頂上,還可以安裝在牆壁和地板上。

53624395194_ac7907d579_b

每年有350萬名遊客到訪龐貝古城,需要消耗許多能源,但要為整個龐貝遺址供電,勢必得額外挪出供電設施的位置,也可能會進而威脅到文化遺產外觀。赫特里格爾坦言,「我們需要一個廣泛的照明系統,要麼繼續消耗能源,把電線桿和電纜留在周圍、破壞景觀,要麼選擇尊重它(隱形太陽能板)並節省數百萬歐元。」

這項隱形太陽能板的創新技術已受多個歐洲國家青睞,未來將進一步在羅馬的當代藝術博物館Maxxi,以及同樣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葡萄牙古城區埃武拉(Evora)等歷史遺跡中安裝,不僅不影響文化遺產古色古香的外觀,兼具文化保存與綠能永續。

這些太陽能磁磚都是手工製,比普通的太陽能板還要貴許多。Dyaqua 的客戶主是要是地方議會,幫助那些受建築限制或是景觀要求的建築,朝永續發展。經過義大利文化部核准後,團隊也在維科福爾泰裝置太陽能磚,之後也會在裝置在羅馬的當代藝術館 Maxxi、克羅埃西亞斯普利特跟葡萄牙埃武拉、荷蘭阿爾克馬爾等一些建築的屋頂上。

上述建築的屋頂大多由紅色或是紅棕色,但太陽能板通常都是深藍色或是黑色,若裝置傳統的太陽能板,一眼望去多突兀,因此當地政府通常會堅持實施隱形解決方案。

Dyaqua 指出,Invisible Solar 解決方案由合適的屋頂材料組成,多年前義大利政府為了鼓勵安裝太陽能板,祭出補貼政策,屋頂整合太陽能補貼則更高。隱形太陽能方案具有美學優勢,裝置在屋頂上不會過於突兀,從路面上也看不到,同時也有安全優勢,可抵抗強風且對日照方向不太敏感。

這也是兼具遺址保護跟綠能永續的方案,建築師 Francesca Giliberto 表示,不需要將文化遺址、古蹟和歷史建築視為障礙,它們也是能減碳的資產。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科技新報

Follow Us

碳集農場

POWER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