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許多大學追求永續、節能發展,淡江大學透過建置能源管理系統(EMS)、設立太陽能發電,以及汰換老舊空調、不提供免費停車等措施,減少碳排放與電力消耗,該校2006年起,累計投資節能項目3200多萬元,電費則從2014年的9100多萬,降到2023年7300多萬元。

教育部補助大學節能措施
114年全國大學校長會議2/20、2/21在宜蘭舉行,今(20)日下午淡江大學總務長蕭瑞祥以「大專校院校園節能與永續發展」為題進行主題分享,介紹淡江大學在永續校園的作法。
蕭瑞祥表示,各大學都在推動永續校園,教育部也推動很多相關計畫,包含智慧化氣候友善校園計畫等,希望透過課程整合、硬體改造與社區參與等,讓各校走向永續校園。
蕭瑞祥說,去年開始,教育部推動「補助大學改善節能措施成效計畫」,此計畫鼓勵大學透過購建智慧型電表及能源管理系統(EMS),建立能源管理系統化、資訊化,今年主要是鼓勵汰換熱泵系統,並整合至EMS,並且汰換老舊高壓變壓器、進行容量整併,以提高用電效率。

淘汰老舊空調、設太陽能發電
淡江全校5處太陽能光電場
淡江大學的【綠能校園】於2021年啟用,先於紹謨紀念體育館與游泳館頂樓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節能組組長黃錦桐補充,太陽能發電系統,係於建築物屋頂架設太陽能板,將陽光轉換成電能的設施,除了發電,還能有效隔絕陽光的照射,降低室內溫度同時節省空調電費的支出,對於延長屋頂與冷氣的使用年限均有裨益。「為了讓師生們了解發電狀況,我們會在體育館4樓電梯上方設置電視螢幕,呈現即時發電訊息;之後也希望與信邦電子產學合作,共同研發『最佳維修預測』,讓系統運作發揮最大效率。」
除了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總務處同時進行校園環境修繕工作,包括外語大樓2樓冷氣機汰舊更新工程、化學館實驗室4至6樓照明改善工程、淡水校園高壓站設備改善工程、宮燈教室廁所整修工程、人工智慧學系系辦公室整修工程、覺生圖書館廁所隔間整修工程、體育館7樓地板整修工程、工學館至教育學院柏油鋪設工程、工學大樓西側平台地坪整修工程、工學館頂樓防水工程、松濤五館頂樓曬衣空間整修工程、工學大樓E313、E314電腦教室整修工程、松濤三館熱水加熱系統熱泵改善工程。
淡江也跟校友企業合作,在許多校內場館興建太陽能板發電,目前淡江3個校區共有5座太陽能發電場,另有13處太陽能光電場還在建置當中,現在已經可達到761.22kW的發電能力,且統計至去年10月底,該校太陽能發電量為140萬餘度,佔全校用電2.73%。
節能方面的措施

淡江大學設立EMS,監控能源使用情況,近年更加入AI(人工智慧)技術。蕭瑞祥舉例,學校有跟台電簽約契約用電容量,如果用電超標,要負擔比較高的電費,淡江就用AI去預測未來一週,有沒有哪一天可能用電超標,可以提早調整校內用電。
蕭瑞祥也說,淡江和企業合作,建置雲端交換總機系統,省下傳統交換機的硬體成本跟電費,降低90%碳排放。

不僅如此,蕭瑞祥提到,淡江與客運業者協調,把行經該校的公車改為電動巴士營運,除減碳也減少師生吸入車輛廢氣。
另外,蕭瑞祥說,因淡江碳盤查發現,教職員工通勤排碳比例高,因此近年學校不再免費停車,臨停車輛、教職員工停車都要繳費,希望減少開車意願、鼓勵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執行一年後,停車識別證申請量減少15%。
他也提到,淡江不只是建立EMS,也採取電力控制系統,像是結合課表,在教室不使用時自動斷電,以及在教室門上裝設磁力扣,關門時冷氣才會開啟,否則只有送風。

電費每年省近2000萬元
對於淡江大學推動節電措施的成效,蕭叡翔舉例,2020年該校發現圖書館空調系統非常耗電,後來加速汰換冰水主機與泵浦,並導入智慧化空調能源管理系統,也爭取能源署補助,汰換老舊設備,最後節能率高達40.4%。
他也提到,淡江近年能源使用強度逐漸降低,還獲得國家永續獎,今年起則擔任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改善節能措施成效計畫輔導團隊,該校2006年起至今,在節能累計投資3200多萬元,電費金額則從2014年的9100多萬,降低到2023年7300多萬元。
淡江淨零數位雙轉型有成 THE影響力入全球百大
本次排名中,共有來自全球125個國家的2,125所學校被納入評比,最終有1,963所大學上榜。淡江大學在SDG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項目中表現出色,延續去年全國第二的佳績,位居私校第一,僅次於成功大學。淡江大學的SDG7成就來自於多項具體措施,包括每年電費節省超過3000萬元,成為省電大戶。未來,該校將逐步邀集校友企業共同組成「淨零轉型」服務團隊,打造節能永續的韌性校園。
